电影吐槽

以下所有内容作为普通观众的个人理解,有感而发,只希望观点不同时能互相理解,求同存异。

往年的十二月至来年二月,每当这个时候进电影院的次数屈指可数,主要因为几年前在贺岁档受到的打击太大,产生了心里阴影,以至于有了抵触情绪。加之那以后的贺岁档电影几乎没有太吸引我的,所以就渐渐忽略了这个档期的影片。但是今年年初的《唐人街探案》,使我又开始对贺岁档抱有一丝期待。于是这个十二月,看了下排片,选了四部,观影顺序依次是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《长城》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《铁道飞虎》。看完后内心五味杂陈,一言难尽,实在是不吐不快。

最先确定观看的是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。这部电影,没有太多可说的,对我来说,就是一部情怀片。先明确一点,我是同名电视记录片的粉丝。从知道这部片子确定上映的时候,我就决定了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支持它,因为我已经预见到了那可怜的排片,甚至已经做好了电影仅仅是电视记录片拼接品的准备。但实际上,这部片子还是给了我一些惊喜。新鲜的片段,类似日记的叙事,消失的旁白,与电视版完全不同。坐在影院里,就像静静地在这些修复人员的身边,随着他们的目光、话语、动作,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,见证文物的重生。细腻的情感、平和的心境、内心的自豪、未来的忧虑,这些都缓缓地从影片中流淌出来,溢满我的内心。虽然我并不认为这是一部真正影片,但是能在影院上映,我真的已经很满足了。

不过,这并不能否认我不推荐这种片子登上大荧幕。缺少了故事的起承转合,仅仅流水账一般的记录,并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,也不能真正让普通人了解文物修复这项工作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。而且电影也不如电视那样分门别类地介绍,东一榔头,西一棒槌,实在过于分散,对于未曾看过电视版的人来说,可能会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。还有,如果这部纪录片并不是在故宫拍摄,而是在国内其他文物保护、修复单位拍摄,我怀疑甚至连电视纪录片都未必能吸引到观众。我观影时,除我以外,仅有一对男女,女人应该是因喜欢这部片子而来,男人则只是陪同。因为没多久,男人就进入梦乡。我真应该庆幸他只是静静地睡着,没有打鼾。电影结束后,男人很快拉着女人离开。这还是走进电影院的,看看票房,真正走进影院的会有多少新观众?恐怕大部分还是像我一样的情怀粉吧。

之后便是《长城》和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。说来也巧,这两部我是连着看的。而且决定看的原因也相同,即评论热烈,但褒贬不一(我只是粗略浏览了些许不涉及剧透的短评,同时参考了下评分)。秉着没有观看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理念,我决定还是亲自看一下。最终,在我看来,《长城》没有那么糟烂,而《罗曼蒂克》,也没有那么优秀。

先说《长城》,典型的商业大片、爆米花片。故事不再赘述,很简单,不烧脑,更经不起推敲。在我看来,商业大片要给观众带来什么效果?那就是爽。要么爽在大脑,要么爽在视效,要么二者兼而有之。而《长城》,正是在视效上、听觉上占了上乘,故事上却落了下乘。毕竟特效制作由真正的好莱坞团队操刀,虽然有些镜头仍有瑕疵,但观感上的确震撼,尤其是邵殿帅死后的祭奠以及皇宫饕餮塔的倒塌,配合着音乐以及镜头的运用,实在让人颤栗不已。仅这两个片段就各值两分。此外电影中威廉和托瓦尔被押往城墙的一个长镜头非常有层次感,由远及近,由下及上,既展示了城墙内部的构造,又表明了不同士兵的分工协作,也体现了战前工作的井然有序,人物虽多,但不凌乱。对于我来说,这几年看过的国产电影中像这样令人记忆犹新的长镜头几乎没有。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传令以及击鼓为号的设计,有夸张的美感。此外,这部电影配乐和主题曲激昂向上,大气磅礴,不再是矫揉造作的中国风,秦腔、《大风歌》、《出塞》的杂糅运用,满分。所以,观看《长城》,的确是一次愉悦的视听体验。

但是说到《长城》的故事,那是什么?能吃吗?看的过程中我就感觉故事应该不是出自中国编剧之手,影片结束,一看演职人员表,果然没错,否则为何连长城最基本的地理位置都有明显的重大错误?邻近戈壁矗立的长城,却离都城汴梁如此之近,什么时候中国的地势地貌有了如此大的变化?就算故事是虚构的,也着实离谱,从没看到美国影片中把纽约搬到西海岸的。而且感觉电影暗搓搓地黑了大宋朝一把,也不知道是谁想到把汴梁作为故事中的都城。除此之外,故事套路颇深,一点儿也没有意外,缺乏新鲜感。编剧对于中国文化内核的理解偏差太大,却又不停堆砌。此外不知是否有意,故事中的中国人智商水平出奇得低下,我完全不相信官方文档中已经明确记载磁石可以克制饕餮,但中国人六十年内却想不出克敌之法。不管外国人看来感受如何,对于我来说,这是不能接受的。但这个故事中没有一点儿可取之处吗?并不。不管如何,故事中的军队,终于有女帅和女兵了,并且没有刻意抹黑。看到女兵们战场上的义无反顾,看到邵殿帅传帅位时其他将领的服从,我多希望其他的国内影片中也能提高下女性角色的地位,角色形象不再呆板。

总之,《长城》的优缺点鲜明,很类似于很多外国大片,并非一无是处。观影只要享受就好了,无需动脑。

对于文艺片,我不是一个狂热者,但是适当时也可以看看。看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前浏览的评论有一部分说看不懂。实际我的观影感受是,故事叙事没什么问题,倒叙、插叙比较多,最终抽丝拨茧,逐渐揭露真相。只要不是金鱼脑,是不会看不懂的。故事的脉络也很鲜明,历史洪流中个人立场、爱恨情仇、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、心思各异的三教九流、以及他们之间互相影响下个人命运的变迁。无论这个人是中国人,还是日本人。不过我个人不喜欢旧上海的那个特殊阶层,也不喜欢所谓的美好的民国年代,所以没有感到“30年代的旧上海是个良好的契机”(链接),没有感到“所谓民国二十几年,整个国家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开端”(链接),更没有感到“这一批人都死掉了,罗曼蒂克也就消亡了”(链接)的悲哀。而且片子对于妹夫这个日本人塑造的所谓反差,也并不稀奇。看看当年的《大染坊》,藤井一开始也是一个讲信用、讲情义的日本商人,后来不也变得咄咄逼人?再看看前段时间报出来的日本间谍,难道他在平日的形象也是一个狠厉之人?不要太夸大bigger,这仅仅是一部小人物背靠大历史的片子,而且人性是会改变、会隐藏的。

至于演员,如果报道是真的,那我为所有为出演影片而学习上海话的演员鼓掌,为采用演员原声鼓掌。但是间或在上海话中插入的普通话反倒突兀,而且我并没有看出必须说普通话的原因。此外演技基本上全员在线,除了葛大爷的角色感觉味道差了些火候,不过倒也能接受罢了。

看完以上两部影片后浏览报道,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点:《罗》的导演、编剧集于一身,而且导演给“王妈”加了戏(链接);而《长城》则是电影工业化生产,分工明确,“拍摄现场修改任何几句台词都要报告几个主要的负责人”(链接)。而且二者又是不同的电影类型,不禁让人浮想联翩。

最后一部则是《铁道飞虎》。这部主要是冲着大哥而去的。这部与《罗》一样,也算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。不过与《罗》的吴侬软语中体现反日不同,这部影片则是华北地区充满血性的抗日故事。故事非常欢乐,有点儿像很多年前的《举起手来》,但却比《举》多了一些惨烈,少了一些搞笑。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很好,没有突兀、脱节的感觉。人物装扮、布景设置虽又脏又土,但是很符合时代特征,而且画面比较明快,表明了喜剧的基调。而且片名与电影内容相吻合,不会产生理解的歧义。音乐贴合,主题曲翻唱的是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》,包含致敬的意味。演员中除了两三个人的普通话不标准外,全员演技在线,包括日本演员。尤其是黄的小裁缝,真的让人眼前一亮。一开始看到演员表里有他心里还嘀咕了一下,但是在戏中的效果我觉得很好,就是一个年轻向上、嫉恶如仇、行动力强的年轻人,人贴合角色不出戏。不过大哥毕竟是老了,动作戏也不复当年,打斗的效果也有一丝疲态,不过人之常情,可以理解。总之我认为这是一部可以开心回味的影片,也是一部符合贺岁档水平的影片。

但是。对,就是但是。当房出现的那一刹那,感觉像咽喉中卡住一只苍蝇,吐不出,咽不下,恶心非常。之前我也说过,人物造型又土又脏,人物出场时脸上围着巾布,并不能马上认出人来,只看着轮廓、听着声音像,而且海报上并没有显示,所以不确定,但是当人物全脸露出的时候,内心的复杂程度难以言表。由于剧情较快,在影片结束前忍住了不适。但是当影片结束后,这种感觉又翻涌上来。

电影结束后和认识的人谈论此事,意见不一。从大哥的角度考虑,毕竟是儿子,能拉儿子一把肯定要去拉的,毕竟血浓于水。但是从观众的角度考虑,即使广/电批了,观众也是有知情权的,宣传的时候为什么刻意隐瞒呢?xi du的艺人成功复出在世界上并不是没有先例,但人家也不是一蹴而就,中间有诸多波折,但也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。而且打铁还需自身硬,真正改过自新,精于自身的业务,该出头的时候还是会出头的。何必多此一举?本来一部好片,现在却只能对它惋惜不已。


热度(5)

© 🎉🌸 | Powered by LOFTER